总有机碳分析仪采用紫外线及催化剂催化的作用下氧化的原理,将样品中的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测试采用的是电导率测试技术,通过测试经过氧化反应的样品的总碳含量和未经过氧化反应的样品总无机碳的含量差值来测定总有机碳含量,即:总有机碳(TOC)=总碳(TC)-总无机碳(TIC)。符合国家药典要求,可满足制药用水(注射用水及纯化水)、超纯水等去离子水的离线检测要求。 总有机碳分析仪的测量流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1、载气Ⅰ通过压力调节器后与来自注射泵的试剂和水样混合后共同进入搅动环路,并进行充分的酸化反应。水样中的无机碳在强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然后从气/液分离器口逸出。水样中的有机碳与试剂中的强氧化剂进入反应器。在紫外光和强氧化剂的氧化作用下,有机碳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 2、载气Ⅱ通过流量计进入反应器,带动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凝后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电子制冷器进一步降温至6℃,从而达到气/水分离的目的,消除水分对测定值的影响。 3、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存在的固体微粒和干扰离子后进入NDIR进行浓度测量。 
4、NDIR输出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相对应的模拟信号;经AD变换后,这个信号被CPU采集并处理,显示出水样的TOC总量值。 5、无机碳的去除 样品中以碳酸盐、重碳酸盐和以溶解态存在的二氧化碳必须在有机碳测试过程前去除,目的是只考虑“有机碳”。样品与试剂混合后其中的无机碳与强酸发生反应在载气的带动下,二氧化碳从气液分离器逸出。 6、有机物质的氧化 样品与试剂混合后流入反应器,通过紫外光线的照射及氧化剂强氧化剂的作用,样品中的有机碳快速反应,形成二氧化碳。 7、数据处理 仪器采用连续及间歇式进样相结合,TOC氧化充分,增加了测量范围、提高了仪器的精度、及稳定度。
|